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德国队作为卫冕冠军出征,却意外在小组赛阶段折戟沉沙,成为当届赛事最大冷门之一。这支四年前在巴西夺冠的“日耳曼战车”,为何会在俄罗斯遭遇滑铁卢?让我们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

一、轻敌与战术僵化

德国队在小组赛首战0-1爆冷输给墨西哥,暴露了主帅勒夫的战术问题。球队坚持传控打法,但面对墨西哥的快速反击毫无招架之力。中场核心克罗斯和厄齐尔的节奏拖沓,导致进攻效率低下。更致命的是,勒夫始终迷信“无锋阵”,放弃传统中锋戈麦斯,结果在破密集防守时束手无策。

二、更衣室矛盾暗涌

赛后媒体曝出,队内存在严重的派系分歧。以诺伊尔为首的拜仁系球员与厄齐尔、京多安等移民背景球员关系紧张。厄齐尔因赛前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合影事件持续发酵,严重影响了球队凝聚力。甚至有消息称,部分球员在训练中拒绝相互传球。

三、体能储备不足

与2014年夺冠时相比,德国队平均年龄增长2.3岁。胡梅尔斯、博阿滕等后防核心移动速度明显下滑,面对韩国队的冲刺时彻底崩盘。而替补席上的布兰特、格雷茨卡等新人又缺乏大赛经验,最终在生死战中0-2负于韩国,耻辱性地小组垫底出局。

“我们犯了所有能犯的错误。”——德国足协主席格林德尔在总结时承认。

这场失利成为德国足球的转折点,直接导致勒夫在2021年下课,也促使德国足协启动青训改革。如今回看,2018年的失败或许比2014年的冠军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