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归化,言必称卡塔尔如何如何,转一段文字,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归化这件事。
15年前,队内充斥南美归化球员的卡塔尔,被海湾邻居们戏称为“卡塔尔联合国”,还因“球形闪电”埃尔顿的归化,招致了国际足联的重罚,并因此形成了如今世界足坛相对更为严格的归化规章。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阻挡卡塔尔人与阿联酋、沙特竞争的国家野心。如今的亚洲冠军仍然是“卡塔尔联合国”队,只是不再有拿来即用的速成,而是历经10年有余的青训孵化。
与日韩依托本土联赛为根基,向海外输送留洋球员的模式不同。卡塔尔人选择的是从青少年时代就从国际范围选材,以希望体育学院为根基,做的是巴萨的拉马西亚选拔和培养模式。10年之间从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世界,乃至西非全面撒网,触角甚至伸到了东南亚和中美洲。卡塔尔人的野心并不止于足球,由此产生的大批量归化早已辐射到了篮球、手球、射击等其他体育项目。
有了来自卡塔尔王室和主权基金不遗余力的支持,还仅仅是第一步。希望足校从开始就立足于拉马西亚式的足球理念与战术风格,并一以贯之。其实,这样的统一风格“举国体制”青训,在法国、德国、俄罗斯和英格兰都先后获得过成功,并不算是稀奇。唯一挑战球迷日常认知的,只是法国人在克莱枫丹,以及后来希丁克和卡佩罗在俄罗斯和英格兰建立的国家级集训基地,都是从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内选材,卡塔尔蕞尔小国,只能明目张胆从海外直接“引援”,而不像法国和德国能从潮涌而入的亚非移民就地取材,甚至还有前殖民地的便利。
这个角度上,卡塔尔人的成功早有来自欧洲的先例,只不过卡塔尔是用石油美元在沙漠上凭空建造了一座拉马西亚式的足球“空中花园”,再用遍布阿拉伯和西亚的足球人才充盈其间。这样借重海外人才的模式,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和葡萄牙早就是成功模式,不过就是卡塔尔的案例,在人口基数和足球原生水准,与如今的成功带来的反差太大了而已。
别忘了,如今260万人口的卡塔尔,真正土生土长的原生贝都因人只有1/4,剩余3/4都是来自南亚,以及非洲的移民和劳工。卡塔尔早已是移民占据人口主流的国家,对于国家队的归化球员,文化“排异”心态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严重。
简而言之,通过归化扩大选材面,建立或者说照搬优秀的青训系统,一贯的足球理念以及移民传统,构成了卡塔尔归化的成功。
我们的这次归化仅仅是冲击2022,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球迷,甚至就这个论坛范围里的所有人来说,2022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