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的"地域基因图谱"
近日,中国足球协会发布了2023赛季中超联赛本土球员注册地的统计分析报告,这份数据意外引发了球迷们的热烈讨论。数据显示,山东、广东两省球员占比高达27%,形成了明显的"双雄争霸"格局。
"足球人才的培养与地域足球文化、青训体系密不可分。"——前国脚李明在采访中表示
TOP5省份具体数据:
- 山东省:14.6%(主要输送至山东泰山、青岛海牛等队)
- 广东省:12.4%(广州队、深圳队主力来源)
- 辽宁省:9.8%(传统足球强省,近年略有下滑)
- 湖北省:7.2%(武汉三镇崛起带动青训发展)
- 江苏省:6.5%(苏州东吴等中甲球队的重要人才库)
现象解读:
山东的领先优势得益于鲁能足校20余年的持续投入,而广东则凭借经济优势和浓厚的足球氛围后来居上。值得注意的是,新疆籍球员比例首次突破3%,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足球潜力。
排名 | 省份 | 占比 | 代表球员 |
---|---|---|---|
1 | 山东 | 14.6% | 王大雷、郑铮 |
2 | 广东 | 12.4% | 黄博文、廖力生 |
专家指出,这种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反映了中国足球青训资源配置的问题。西部省份中,仅有陕西(2.1%)、四川(3.4%)进入前十五名,区域发展不平衡亟待改善。
随着中超俱乐部逐步落实中性名改革,地方足球文化的培育显得更为重要。下个赛季,中国足协将推出"西部足球振兴计划",能否改变现有格局,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