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
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发布通报称
近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
一女子在网络社交平台
辱骂、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
现其已被刑拘
通报全文如下:
针对体育领域“饭圈”乱象,
警方出手!
这并非第一例
8月3日晚,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
部分网民发布攻击诋毁言论
其中,某网民8月4日2时12分
发帖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大兴公安分局已依法将贺某某刑事拘留
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网民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请文明观赛、客观讨论
尊重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
不传播谣言信息
不攻击诋毁他人
共同维护参赛人员合法权益和良好网络环境
充分展现我国广大体育迷的良好形象
律师解读
诋毁国乒女运动员和教练员被警方刑拘
该网民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多位律师表示
除可能涉及侵犯名誉权外
对于恶意造谣
辱骂诋毁的行为
根据具体情节、损害后果的区别
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
或寻衅滋事罪
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江涛解释,诋毁他人是指恶意编造事实或者恶意歪曲事实,以此来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诋毁运动员和教练员可能涉及侵犯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张江涛表示,若诋毁行为情节比较严重,超出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属于行政违法性质。比如,在网上大肆辱骂他人,捏造不实信息,给他人生活造成干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为人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进一步来讲,若诋毁行为侵犯他人权益的程度加深,情节比较恶劣,给被害人造成严重影响的,比如捏造事实,无端质疑他人搞利益交换关系,并在网络上散布,引发网民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可能涉嫌《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若罪名成立,行为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张江涛说。
中青评论:
对观众来说
避免“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
和无底线的情绪化宣泄
用开放包容的视角看待赛场上的得与失
可以让自己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在单纯的关注胜负之外
我们可以试着用更为专业的技术角度
分析运动员的具体表现
用客观视角评价他们的临场发挥
同时学会欣赏运动员间惺惺相惜的动人瞬间
如此
才是对奥运精神人文光辉的尊重和守护
河南共青团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标题:《辱骂诋毁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刑拘!》
阅读原文